你看看下面这两个人还真有意思,一见面就聊起来了,村里的发展变化,(现在的农村变化那是相当的大啊!)请欣赏下面的相声!
甲:乙。
乙:甲。
甲:分手这么多年还认识我?
乙:我哪能把你忘了,咱俩是老同学啊!小时候,咱们在一块玩,我就是看着你长大的。
甲:什么,你看着我长大?
乙:不,我们俩小时候在一块互相看着长大。
甲:那叫一块长起来的。这不长大以后为了各自理想各奔东西,我可是十多年没有回家了。知道咱们村现在都什么样了吗?
乙:行,那我就跟你说说咱们村里的事。要说过去咱村多穷呀!
甲:是很穷。
乙:那时候有句顺口溜,说得很形象。
甲:怎么说的?
乙:广播通信基本靠吼。
甲:就是用嗓子喊。
乙:交通出行基本靠走。
甲:没有公路。
乙:冬季取暖基本靠抖,社会治安基本靠狗。
甲:嗨!用狗来防贼。
乙:耕地种田基本靠牛,点灯照明基本靠油,要说禽流感——
甲:怎么样?
乙:根本没有。
甲:一只鸡鸭都没有。
乙:现在可大变样了。
甲:是吗?
乙:自改革开放,特别是中央一系列惠农政策颁布后,咱村里的面貌悄然发生了变化。
甲:现在怎么样?
乙:现在是新建楼房一片片,柏油公路通到县。
甲:交通住房改善了。
乙:改革大潮显身手,个个都把钱来赚。
甲:都忙着发展经济。
乙:走进农家四合院,一派和谐在里面。
甲:它怎么和谐呢?
乙:消费紧跟时尚走,电话摩托大彩电。
甲:生活条件改善了。
乙:沼气连着新猪圈,烧火点灯省了炭。
甲:资源节约。
乙:一年只交十块钱,大病住院不再难。
甲:农民医保实施了。
乙:种田不交皇粮税,国家还给农民钱。
甲:真正体贴农民。
乙:谁要再是混不好,那他肯定是笨蛋。
甲:嗨!照你这么说,咱村里的人日子比过去好过多了。
乙:那当然!别的咱甭说,就说村里的杨大爷。
甲:杨大爷可是一个典型式的农民,又是村里的特困户。
乙:一辈子在土地上摸爬滚打,可没少累着。
甲:可不是。
乙:照他自己的话是庄稼人每天比鸡起得还早,晚上比猫睡得还晚,白天比驴干得还累,结果吃得比猪还差呀!
甲:这什么形容词啊!
乙:现在杨大爷可大变样了,响应上级号召养起了山羊,发达了。
甲:是吗?
乙:过去没得吃,杨大爷瘦得胸前就跟搓板似的。
甲:现在怎么样?
乙:现在胖多了,我跟你说,他要是一低头,准能看出三个下巴来。
甲:这可够胖的。
乙:尤其是最近,杨大爷在上级政府的帮助下,又买了几只纯种的波尔山羊对本地的山羊进行品种改良,并且建立了自己的养殖场。
甲:嗯,还讲究科学。
乙:自从杨大爷引进种羊之后,大伙见到他称呼都跟过去不一样了,过去都叫他“杨大爷”。
甲:现在呢?
乙:都叫他“杨(羊)总(种)”。
甲:这么个“羊种”啊!
乙:要说最让村里年轻人高兴的那要算是“阳光工程”。
甲:就是免费培训农民工,然后有计划地劳务输出。
乙:青年人纷纷参加这一工程,从中学到了一技之长,找到了满意的工作,避免了盲目外流。
甲:这是好事。
乙:这其中有个青年叫小刘,掌握了服装裁剪技术之后,在上海找到了一份如意的工作,在厂里还和一个外地女孩谈起了恋爱。
甲:多好。
乙:这不年前,没花多少钱两个人结婚了,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甲:千里姻缘。
乙:所以小刘对阳光工程体会很深,他谈起来还很别致。
甲:他怎么说的?
乙:阳光工程值得夸,劳务输出助农家,只要学真本领,进厂就把工资拿。我小刘干了一年半,还把一个姑娘带回了家,外地的姑娘真听话,光彩礼就省下了四万八。
甲:听他这么说,现在村里面娶媳妇彩礼还很重。
乙:哟!你是不知道,现在的彩礼一年胜似一年。两个人从订婚开始一起到结婚,各种花费得四五万。
甲:看来还真是厉害!
乙:要说阳光工程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赞成。
甲:谁不赞成?
乙:二傻。
甲:就长得傻乎乎的那个。
乙:二傻小时候太丑,长大了太瘦,脸皮子太厚,捡便宜没够,讲笑话不逗,打麻将太臭。他自己都觉得——活着真难受。
甲:他怎么不去学习技术呢?
乙:没法学呀!文化基础太差,小学二年级毕业,你说会什么呀!又不愿掏力气,所以现在整天是待在家中,围着麻将桌子转。
甲:他对阳光工程怎么看?
乙:他说了:我看阳光工程不太好,青年人都想往外面跑,眼看村里的姑娘渐渐少,我的对象很难找,为了发展下一代,只好去找我二嫂。
甲:嗨!这叫怎么说话呢?
乙:哎,咱们小学同学三胖子你还认识不?
甲:噢,就是那个胖乎乎的,成绩特别差的那个。
乙:要说人家现在可不差,做起大生意了。
甲:是吗?什么生意?
乙:在交通方便的路口,建起了100平米的大仓库,仓库里面的物品是琳琅满目。
甲:噢,开商场了。
乙:这边堆着烂铁片,那边摆着旧风扇,这边还有皮沙发,那边全是易拉罐。
甲:哟!这么大生意,有空你带我去找他,咱们搓一顿去?
乙:老同学见面吃顿饭没问题,可我就怕你见了他不认识他了。
甲:这么说他很注重形象?
乙:他的形象很特殊,他是头顶锅盖,身披麻袋,穿着短裤,系着腰带,光着上身,打着领带,开着三轮,奔波在外。
甲:这什么形象啊?
乙:他每天走村串户,总爱喊这么一嗓子。
甲:怎么喊的?
乙:谁有破铜烂铁拿来卖。
甲:收破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