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不改 丰碑永存
甲:1964年10月16日,注定是载入史册的一天。罗布泊沙漠传来一声惊天轰鸣,万里天空腾起蘑菇云,中国人,用这震撼一幕,向世界宣布: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乙:在这些被举世瞩目的荣耀背后,我们深知有中国导弹之父的钱学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邓稼先……唯独不知道还有一位女英杰——年近半百,多次改行,一次次从零开始,为国家隐姓埋名30多年,却被世人遗忘。
甲:她,就是王承书——中国铀同位素分离事业的理论奠基人,参与研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为数不多的女性之一,用三次“我愿意”肩负起祖国的重托。
乙:1949年,正在美国留学的王承书,在科研界已大有名气,本可以留在美国过上富足生活的她,却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回国。她甚至连儿子的美国国籍都毫不犹豫的舍弃了,只求全家能够离开美国。
甲:因为,她得知,在遥远的大洋彼岸,新中国已经成立了!可却未曾料想,这条回国之路,她足足用了7年啊!
乙:“还记得那是1956年10月6日,是我最难忘的一天,在离别了十五年的祖国国境上,我第一次看到了五星红旗在空中飘扬……(演绎王承书看着国旗的激动时刻,停顿数秒,此处配国歌开头),(声音颤抖)祖国,我回来了!我要为国家做贡献,国家需要什么,我就干什么。”
甲:1958年,我国筹建热核聚变研究室,但当时这一技术在国内一片空白。王承书从未接触该领域,46岁的她,专业已经定型,此时转行是一次巨大的考验——
乙:(紧接上句,坚定的)“我愿意”!
甲:(此处停顿并点头)多么简单明了的三个字啊,撑起的可是国家的希望和重托。在这短短的几年里,她没日没夜的钻研,为热核聚变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61年3月,钱三强又一次找到王承书,希望她负责高浓铀研制。(停顿,深沉)然而,这次的选择意味着她要从此隐姓埋名,再也无暇顾及丈夫和孩子——
乙:(紧接上句,坚定的)“我愿意”!
甲:(此处停顿并点头)又是这短短三个字!她的回答总是那么的坚定,那么的毫不犹豫,我甚至能真切的感受到她眼神里的执着和震撼。
乙:“在我的字典里,除了对自己孩子的承诺没有兑现外,对国家的承诺都能兑现!“
甲:王承书把对丈夫和孩子的愧疚默默埋在了心底,继续日夜拼命地攻坚……(插原子弹爆炸倒计时)终于等到了东方巨响,中华崛起的这一天!那一刻,坚强的她也留下了泪水,是激动,是感动……这其中滋味,也只有她能体会。(停顿数秒)后来钱三强来找她:“你在这里工作有什么困难?”
乙:“没有!”
甲:“那生活中有什么困难?”
乙:“没有!“
甲:“有什么话让我捎给文裕吗?”
乙:“没有!”
甲:(激昂)“如果让你继续选择核事业,你愿意吗?”
乙:(激昂)“我愿意!”
甲:(感慨)你,总是用这样坚定的语气来回答,这么多年,还是那三个——“我愿意”。(停顿)王承书是何等执着要强的女子,绝对不容许自己有一丝一毫的退却!我还记得当时有人问她,要不要参加一个民主党派,她的回答简短而有力——
乙:“我就是冲着共产党的新中
第三方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