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线电影剧本《血战武陵城》
影片名:血战武陵城
编 剧: 黄祥明
故事题材: 抗日保卫战
电影类型:剧情,历史、军旅、战争
影片时长: 100分左右
字 数: 3万字左右
对标作品:(必填)电影《捍卫者》
完成状态: 完稿
版权归属: 黄祥明(原创作者)
谨以此片向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六周年献礼!
并向抗日战争期间浴血奋战的地下党游击队致以崇高敬意!
1、故事看点:(根据真实故事改编)国军172团加强营,黄埔军校二分校护校大队,共产党游击队,民众志愿者,同仇敌忾,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展现全民抗战热潮;精彩的战术理论与实战的有机结合;绝妙的敌我双方军事智慧较量;不畏强暴的巷战肉搏战拼杀亮剑;刚柔相融的军人家国情怀;妙趣横生的历史典故,风土人情插曲点缀等。
2、思想内涵、剧情主题:(不少于300字,不含标点符号)
抗战传奇电影片《血战武陵城》通过讲述葛道营长,奉令率领加强营600人坚守雪峰山战役前哨武陵城,联合共产党游击队、黄埔军校武岗二分校护校大队、民众志愿者,携手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与日军68师团3万攻城鬼子奋战7昼夜,最后与援军44师里应外合,打败日军,保卫了武陵城,葛道营幸存9人。塑造了葛道一战成名的英雄形象,表现了他勇猛顽强、身先士卒、指挥有方的英雄气概,创建了军事战斗奇迹,光耀史册。
同时通过塑造了葛道和他战友,以及共产党游击队、守城民众志愿者的英雄群像,颂扬了中华民族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民族精神,赞扬了以葛道为代表的英雄群体不畏强敌、生死一拼的亮剑精神,彰显了中国全民抗战同仇敌忾丰采,从而折射出战争风雨来方显英雄本色,英雄消灭战争追求和平的真谛,唤醒人们珍惜和平生活的思考。(337字)
3、剧情梗概:(50-100字)
雪峰山战役前哨武陵城保卫战,国军74军58师172团1营长葛道奉令率部守城,联合黄埔军校二分校学生大队、游击队、民众志愿者,设置三道防线,依托甲天下城墙天险,巧战血战七昼夜,与援军内外夹击打败3万攻城日军,一战成名抗日英雄。(108字)
4、一句话故事:武陵城抗日保卫战,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携手合力打败日军。
5 、故事大纲(1200-1500字)
字幕:1945年4月雪峰山抗战前哨武陵古城
战争硝烟滚滚,日军左路军68师团3万兵马从东安大踏步西进,进攻雪峰山,夺取湘西芷江机场战斗拉开序幕,武陵城前哨首当其冲。
国军74军军长施中诚、与51、57、58师师长们研究军事部署,首先棒指沙盘讲解:诸位师长、参谋长,在军事部署会议前,先介绍一位不够参加师长军事会议资历的小军官,他就是58师172团1营长葛道,为什么要葛道营长参加师长军事会议,我先买个关子,等军事部署完毕,你们就全明白了。雪峰山主峰1934米,武阳、武安、武陵三武战场三点一线,迎战日军左路军。葛道营首战前哨武陵城,三个师主战雪峰山山门,本军长担任三个特务连组成的后卫敢死营营长,前哨、山门失守,日军要夺取芷江机场,除非日寇从老子尸首上踏过去!
葛道营长奉令率部坚守雪峰山前哨武陵城,1937年全面抗战开始,武陵城是大后方,武汉沦陷,黄埔军校二分校从武汉后撤迁居武陵城,在此办学7年,雪峰山战役爆发,大后方武陵城变成抗日前线,二分校学生再次迁徙去了四川城都,留下500人护校大队,上校郑国鼎、少校谢锦涛为正副大队长,协助葛道营保卫武陵城。
游击队政委刘布谷,队长谢锦涛率领一千游击队,一分为四,刘布谷领一部与郑国鼎学生大队一左一右城外攻击日军后队,谢锦涛领一部协助葛道营守城,副政委史秋梅领一部建立伤员救治所,副队长李少国领一部疏散民众,动员组织三千民众志愿者用三合泥沙袋堵塞被日军炸开的城墙缺口。
县长刘公武甘当后勤部长,指令县粮食局长夏梦璇建立后勤粮食物资供应站,为守城将士提供后勤保障。
军校战术教官郑国鼎主张以攻为守,守则存,以守为守,守则亡战术,采用攻防兼备军事部署,城外建立两道军事阻击防线,城内依托甲天下城墙天险,建立城亡与亡生死防线,被守城总指挥葛道采纳,三道防线周密部署。
郑国鼎学生大队与刘布谷游击队,一左一右首开木瓜桥阻击战,用地雷、炸药包断路阻击、袭击日军进军,小试牛刀,首战阻敌初见成效。
一道防线小试牛刀一战,葛道总指挥发现日军坦克断路不能前进战况,及时扑捉战机,在第二道防线再次断路阻击时,命令营副李凤林组织一支专炸日军坦克敢死队,利用美式汽油炸弹,炸毁日军坦克10辆,大功告成。
日军68师团长堤三树男仗势3万大军几十倍优势,采取东西北三面攻城战术,一百多门大炮轰击甲天下城墙,哪知城墙一丈宽,厚实坚固,完好无损,连攻三天,未能破城,只是城墙上将士伤亡较大。
省六师范女生志愿者将伤员抬下城墙,送进城南河滩坪救护所。史秋梅充当救治医生,与外科医生罗复康等人,开头颅,破胸腔取出弹片子弹,救治伤者。
日军三面攻城三天不克,立即调整部署,改三面集中一面,组织百人特战队自杀式人体炸药包炸开西城墙几个大口子,永里大佐率领先锋军突进500人。
葛道营也早研究好对策,一旦城墙炸开缺口,国军一个连采用美式喷火器打出一道防火墙阻隔日军后续队伍,谢锦涛游击队组织志愿者三合泥沙袋全力封堵缺口。营副李凤林率领200人敢死队与突进来的日军展开巷战,关门打狗,全歼500日军先锋军.。
第五天,日军堤三树男师团长认为守城中国军伤亡过半,命令2万兵力直取雪峰山武安山门,留下一万继续攻城,意在攻城志在必得。
葛道总指挥请求增援,74军军长施中诚协调94军44师驰援武陵城,美军飞虎队黑寡妇式轻型轰炸机空中轰炸,城内外夹击,打败一万攻城日军。
第七天,断后日军小笠原115大队逃出武陵城,大雨中迷路,抓到一个带路人却是游击队员,陷入国军葛道营与援军14团伏击圈,在城外堰桥堍全歼115大队800日军,葛道营幸存9人,取得武陵城保卫战胜利。
葛道一战成名,升为172团团长,9人全部官升一级。为了补充兵员,将武陵城3千志愿者中的年轻人抓了壮丁,胜利撤出武陵城,民众夹道热烈欢送。
(1495字)
人物小传:
1、葛道,男,30岁,国军74军58师172团1营营长,奉令率领一个加强营600人,坚守雪峰山战役前哨,凭借武陵千年古城甲天下城墙天险,与左路军68师团3万攻城日寇,血战七昼夜,在黄埔军校武岗二分校护校大队和共产党游击队以及人民群众志愿者配合下,守住了雪峰山战役前哨武陵城,迫使日寇退出雪峰山战役前哨,葛道加强营幸存9人,一战成名,升为172团团长。
2、李凤林:男,25岁,1营营副,敢死队长,武功高强,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痛杀日寇一马当先,炸毁日军坦克,夜袭火烧日军大本营,巷战砍下日军先锋军永里大佐头颅,战功显赫。
3、刘公武,男,黄埔军校武岗二分校少将政治部主任、国民政府武岗县长。
4、郑国鼎,男,黄埔军校武岗二分校上校大队长
5、谢锦涛,男,黄埔军校武岗二分校少校副大队长,中共地下党,湘桂黔游击队队长,率领一千游击队配合国军1营守城。
6、刘布谷,男,湘桂黔游击队政委,中共武陵城地下党。
7、施中诚,男,国军74军军长,雪峰山战役阻击日军左路军三武(武陵、武阳、武安)战场指挥长官。
8、邱耀东,男,国军74军参谋长。
9、蔡仁杰,男,74军58师师长。
10、李仁俊,男,74军58师172团团长。
11、黄人众,男,55岁,群众志愿者代表。
12、史秋梅,女,游击队副政委。
13、罗复康,女,游击队外科主刀医生。
14、罗丹,女,游击队医生助理,罗复康女儿。
15、涂美丽,女,省第六师范女学生志愿者班长。
16、堤三树男,男,日军68师团长。
17、关根久太郎,男,日军68师团旅团长、支队长。
18、永里,男,日军68师团先锋军大佐,绰号连腮胡子。
19、小笠原,男,日军68师团115大队长。
20、其他人员:日军司令长官坂西一良,参谋长小林,34师团长长版建雄等。黄埔军校二分校校长周磐,国民政府武岗粮食局局长夏梦璇,游击队副队长李少国,国军连长:周北辰、黄幼知、王秋生、陈春虎,排长宁顺卿、柔卫宁,班长刘世军、士兵曾全恒、夏前世等,群众若干名。
电影剧本正文:(省略)
剧本场次:(61场,加上战斗和梦境回忆分镜头,实际场次达70以上,100分钟左右,约3万字。)
电影文学剧本《哦,山楂树》部分剧情 一、站台上的欢送1954年10月的一天,北京站的站台上。...